陳志鵬教授團隊長期緻力于多肽設計、調控用于構建新型遞釋系統的研究,并嘗試與中醫藥學相結合,力求發現中藥制劑新形式與中醫藥結合新模式。2021年在多肽及中藥新型遞釋系統的研究成果發表在Biomaterials(IF 12.479,Q1)、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IF 10.435,Q2)、J of controlled release(IF 9.766,Q1)、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IF 7.328,Q1)等國際知名期刊上。
心肌梗死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号殺手,發病機制通常為脈管阻塞缺血後引發一系列的心肌細胞壞死、基質降解、心肌變薄、心室重構現在。中藥丹參歸心經,長久以來被廣泛運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缺血性中風等疾病的治療,但是單純用藥無法逆轉重要的病理現象心室重構。該團隊報道了一種用于心肌注射的中藥丹參酚酸凝膠制劑,對于心肌梗死的治療具有顯著的效果,以An injectable peptide hydrogel with excellent self-healing ability to continuously release salvianolic acid B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為題發表于Biomaterials上。該研究構建了一種修複心肌細胞并逆轉心室重構的凝膠,該凝膠由類彈性蛋白肽(Elastin-like polypeptide,ELPs)的重複序列改造而成,可望實現心髒律動時破壞-重建的自修複功能。同時包裹有負載丹酚酸B(SaB)的聚多巴胺(PDA)納米粒,形成物理交聯與化學交聯并存的凝膠網絡,該體系在重塑心肌微環境的同時可持續釋放細胞修複因子丹酚酸B,治療4周後的心梗大鼠獲得了可比拟正常鼠的心功能恢複。該研究嘗試改變傳統中藥丹參的制劑形式,對于心肌梗死的多維度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bevictor伟德官网陳瑞副教授、碩士研究生朱晨奇與博士研究生徐柳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陳志鵬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該研究獲得江蘇省優秀青年基金(BK2019009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2074125,81773662),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C1706905)等項目資助。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小關節疼痛與腫脹為表現,反複發作,難以治愈。痛藥與抗炎藥的長期大量服用導緻病人順應性差,藥物蓄積副作用高。針灸鎮痛是取代藥物鎮痛的一種有效方式,但技術門檻高、且增加患者就醫時間成本。穴位注射一直是臨床有效的治療方式,研究發現在穴位局部給予腺苷受體A1激動劑可以模拟出針刺的鎮痛效果。團隊構建了一種模拟穴位針刺效果與複合靶向遞送藥物的穴位給藥系統,對于RA治療有顯著的效果,研究成果以Acupoint nanocomposite hydrogel for simul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targeted delivery of triptolide against rheumatoid arthritis為題發表于最新一期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IF 10.435,Q2)上。該成果利用自組裝多肽形成可注射凝膠,構建腺苷A1受體激動劑(CCPA)與中藥活性成分雷公藤甲素(TP)的藥物儲庫。在足三裡(ST36)穴位局部注射後,CCPA緩釋來持續鎮痛,同時釋放的TP人血清白蛋白納米粒(HSA NPs)靶向炎症部位,發揮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為針藥結合治療RA提供一種新的模式。bevictor伟德官网碩士研究生任舒靜與博士研究生劉衡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陳瑞副教授與陳志鵬教授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獲得江蘇省優秀青年基金(BK2019009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2074125, 81773662),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8YFC1706905)等項目資助。
此外,團隊構建的具有BBB穿透功能的活性多肽實現藥物腦靶向治療的成果發表在J of controlled release,構建的煅自然銅3D打印支架發表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等國際知名期刊。
全文鍊接地址: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1002118